一水石头 发表于 2014-12-23 10:32:26

历史古迹——李公恭祠(二)

本帖最后由 一水石头 于 2014-12-31 20:55 编辑

      李公恭祠始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坐落在湖南省新宁县一渡水镇立木寨香炉寨山角下,全砖木结构,正厅四排三弄,厅高八点五米,大厅有四根巨大的顶梁柱,这四根巨大的柱子来自一渡水镇石古凹村后龙山原始森林珍贵的树种,据说一百多人拖一根,才运到工地。两边共有四排三弄,十二间房,中间是一个有一千平方米的天井,地面全部是大理石,整个祠院占地二千一百平方米,祠内雕有飞禽走兽,正门上方书写苍劲有力的“李恭公祠”,两侧门上方分别书写“入孝”、“出第”,这里曾经是大队部和立木小学所在地,从这里培养出一大批国家各行业的优秀人才。       传闻恭公祠建祠上梁时,有三只黄蜂在大厅围绕正厅的横梁来回飞跃,祭典师爷说:黄蜂绕梁预示该房将来有栋梁之才出现,在民国时期,该房还真的出了三位将军,可能是一种传言,也可能是一种巧合罢了。   李姓在我们当地是一个大姓,据考证,始祖才会公随父国祥于南宋理宗年间从江西省泰和县鹅颈大丘迁入湖南省新宁县北乡小溪村,国祥公(第一代)生友监(才公)(第二代)、友蓝,友监生四子,汝俊、汝杰(第三代)、汝倩(回江西)、汝伽,汝杰公生永禧(第四代),永禧生六子,梦雷、梦震、梦福、梦祥、梦德和梦源,梦福(第五代)生一子(仕富,第六代),仕富生四仔,长子惟恭(第七代)居立木寨,次子惟文居西子坊,三子惟广居田尾头,四子惟海居棠赋村,国祥公后代在当地已经发展到了第二十七代。   李恭公祠就是长子惟恭(第七代)的后人修建,惟恭后人发达,在清朝期间人口遍布湖南省的新宁县、邵阳县和东安县,广西的资源县,四川省的中江县、蓬溪县、大英县和乐至县,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只有20几户的石古凹村因考上大学和出国留学,人口迁移遍及长沙、宁波、贵阳、夏门、桂林、广州、佛山、东莞、珠海、深圳、珠洲、吉首、新宁县城和美国等世界各地。他们不管走到哪里,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李恭公祠走出来的后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古迹——李公恭祠(二)